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评论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冰冷背后的温暖—写在“首届中国建筑摄影艺术大展”之后

https://www.huajia.cc  2012.07.09 12:49  来源:美术报 发表评论(0)

  何为建筑?

  在人们常态的认识中,建筑往往是土、石、木、钢、玻璃等诸多材料的结合体。从外观上看,建筑是如此的冰冷,它没有任何感情,无论风吹雨打,总是巍然矗立在大地之上。

  然而,除实用性外建筑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这一点,在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建筑中有着明确的体现。将建筑的形制与实体放置于大自然中,与环境相呼应,以小见大,追求意境,借景抒情,是园林建造的根本理念。“合景色于草味之中,味之无尽,擅风光于掩映之际”,把深远的意境、人文的思索、悠然自得的情趣蕴藏在具体的景物形象中,正所谓“景愈藏,境愈大,而意愈深”。这种含蓄隽永的意境创造,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是人与自然间水乳交融的和谐体现。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结构、新材料、新形式为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也开始更加追求建筑外在的审美享受。同样的建筑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却可以带给人们以不同的美感。夕阳西下时,烟雨朦胧时,夜晚霓虹灯亮起时,人们可以领略到建筑带给我们的风情万种。

  建筑与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四季的变化,气候的变迁,建筑能带给人们以不同的感觉,而摄影技术则能够抓住这短暂的瞬间,把这稍纵即逝的感觉永久地记录下来,展示给未能亲眼目睹的人们。

  在“首届中国建筑摄影艺术大展”中,摄影师们以不同的视角去发现不同时间,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建筑之美。在作品《世博园阳光谷》中,建筑与气候、广场上的人们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炎炎夏日里的雨水,广场上奔跑的人们都成为了展现别样建筑之美的有机衬托。

  随着建筑美学的产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对建筑审美意义的争论,一般认为建筑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常地说,狭义建筑美学是指单体建筑美学,是指美的房屋、美的造型、美的装饰;而广义建筑美学则把建筑放到广阔的特定时空背景中去研究,它跨越单体,走向群体,跨越房屋自身,走向整体环境;跨越单体建筑,走向城市。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最美的意境往往也都是最难得的,因为它稍纵即逝,大多数人也因此而无法感受到建筑冰冷背后的温暖。但是我们不必为此而感到遗憾,因为建筑摄影可以为我们抓住这最温暖的一瞬,弥补我们的遗憾。在建筑摄影作品中,我们能充分地感受到建筑的对称之美、线条之美、质感之美、光影之美。这种美的感觉甚至比我们直观去看建筑所能得到的感觉更加美好,更加强烈。摄影能够抓住建筑最美的瞬间,通过对照片的技术处理,更是能把这种美感体现到极致。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曾有过贴切的形容:“建筑摄影师在一张二维平面的相纸上再现建筑师的三维空间创作,他必须对其结构的审美很敏感,必须了解它如何为其用途服务,又是如何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他不仅要努力记录下建筑物的外观和面积,还必须努力捕捉建筑师在结构周围所刻意表现的气氛和风采。他必须与建筑师具有同样的艺术家的感觉并敏感地再现其创作。优秀的建筑摄影作品是令人窒息的美丽。”

  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也告别了古典园林山水时代,迎来了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城市“山水”时代,这是否意味着城市“山水”就不具有人与自然间水乳交融的美感呢?

  恰恰相反,在摄影等高科技产物与新兴建筑材料的支持下,我们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建筑冰冷背后的温暖。


  】【关闭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