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使用帮助】【发表新文章

洞庭寻梦 一浪涛天—赵溅球画展举行

https://www.huajia.cc  2012.04.07 18:30  来源:中国画家网 发表评论(0)

 

  2012年3月3日至14日,由中国工笔画学会、益阳市人民政府、浙江师范大学、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洞庭寻梦·赵溅球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宋鹏飞主持画展开幕式。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中共益阳市委书记马勇、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周绍斌、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朱训德、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骆献跃,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等出席开幕式并为画展剪彩。中共益阳市委书记马勇宣布画展开幕。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嘉宾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画展。

  走进展厅,人们仿佛置身于湖湘民居的大街小巷之中;漫步在青青湖洲与金色河滩的山水之间。洞庭天下水,极目楚天舒,大家被眼前一幅幅巨大的山水画所震撼。美术馆大厅,挤满了前来参观的人群,盛况空前。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孙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陪同下,非常认真、仔细地观看了画展,而且几乎在每一张画前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给画展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表示中国美协今后要对这个画家予以更多的关注。

  随后,在中国美术馆七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洞庭寻梦·赵溅球画展”学术研讨会。与会者有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等学术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赵溅球画展中呈现出来的丰富的笔墨语言、新颖的构图形式及深层次的哲学思考等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对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共同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称赞赵溅球先生从西画入手,融合传统笔墨精神,从写生入手,师法自然,勇于探索,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的形式技法,拓展丰富了山水画的笔墨语言。这次画展的作品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它代表了中国当代山水画的高度。并认为这些作品为当代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湘籍画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赵溅球出生于湖南益阳,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先后师从曾景祥、钟以勤、杜滋龄贾又福诸先生。他20余年来,潜心于洞庭湖民居山水画的探索和研究,采西北高原雄浑宏博之气,养湖湘山水华滋秀润之灵,技法上讲究中西合璧,集南北画风于一体,熔传统与现代于一炉,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中国画作品参加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三、四届全国体育美展。中国画《骄阳》1991年获遵义杯全国国画大展一等奖;中国画《和风》2009年获日本国际水墨画大展银奖。赵溅球以他厚实的写实功力、丰富的写生素材以及富于哲理的生活感悟,在中国美术界脱颖而出。

  此次画展共展出赵溅球教授近几年的力作52幅,在展出的12天里,参观者络绎不绝。除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普通参观者也反映热烈,短信、微博、电话争相转告,不少人在展厅里久久徘徊,留连忘返,留言簿写满了整整9本,字里行间写满了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真、善、美的震惊和赞颂,对中国画笔情墨趣的期待与向往。

  下面转载部分专家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及观看画展时的点评发言。(根据录音及书面发言整理,限于篇幅,有删减)

  冯大中(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赵溅球的画是当代中国画界极具震撼力的成功试验

  赵溅球先生出生于洞庭湖畔,他热爱生他养他的那一方热土,通过几十年的蹲守与写生,体验感悟到洞庭湖景致全方位的阴晴圆缺、抑扬顿挫,收集到洞庭湖景致最全面的绘画素材。他是绘制出最大幅、最大量、高水准的洞庭湖山水画作品的第一人。赵先生的作品主要是靠写生得来的,他自己发明了一套方便携带的中国画写生工具,开创了当代中国画去自然山水之间写生的新天地。他作品中丰富多彩的生动细节给作品带来了可信度,带来了坚实感,带来了唯一性。也说明了中国画写生对于中国画繁荣发展的直接性、本质性和重要性。赵溅球的作品取景新颖别致,构图挺括饱满,形体结实大方,笔力遒劲老辣,设色淡泊清雅,风格沧桑古朴,气势雄浑博大,是当代中国画极具震撼力的成功试验。赵先生的这些作品给当下的中国工笔画、水墨画,乃至给当下中国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林凡(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教授):他的画质朴得像湖南的泥土一样

  赵溅球是个标准的湖南人,质朴得像湖南的泥土一样!讷于言,而敏于行!他的艺术尤其如此,是标准的楚风湘雨所塑就的艺术家。这次,他终于极其质朴、低调地展示了他的艺术。他的艺术忠实而深刻地反映了洞庭湖畔的风神骨架。他取材,是那样地不拘一格,他建构作品又是那样地从容自如,没有一点夸饰而功力内钦,船、船户、湖畔风景、芦苇、草地,以及渔网、鱼篓、蓑衣、竹笠,无一不摆布得那么匀停,那么妥贴,那么质朴,那么深沉。他是以工笔的结构,并以意笔的神采来完成他的作品的。我的一个外国朋友说:这是你们中国艺术家地道的劳作者自己感情的显示,我非常同意他的评价。


  】【关闭
 


  • 相关画家 

  • 相关美术馆 
美术馆:

网友评论 共有 0 个关于本文章的评论信息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