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不能做画的奴隶,而要做画的主人。
艺术品价格上涨速度过快、不正常,画家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自己作品的艺术质量。
岭南画派贴近生活、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其兼容、创新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岭南地区的画家。
艺术品并不是大米猪肉,不是非买不可。艺术品价格上涨速度过快,不正常,画家不要一见市场行情好就拼命将画推向市场。
“岭南的画家机敏聪慧、兼容吸纳、求新求变、善走捷径,既有包容各种文化的大度,又有求变求新的精神,但对传统研究却不够深入。”近日,岭南书画名家方楚雄老师在专访中既肯定了当代岭南画家们的兼容与创新,也提出了自己对岭南画坛的认识。
用动物表现生命的感悟
记者:为什么评论家们认为您画的动物富有人情味?您为什么会把花鸟与动物这么好地结合起来?
方楚雄:人们认为我的动物画富有人情味,是我的作品中赋予动物两种感情,一种是作品中动物与动物之间感情,另一种是画家赋予动物的感情。动物比花草更能体现感情,所以我喜欢借这些松鼠、猫、狗和老虎们来表现一种生命的感悟。
不同的动物所生存的环境不同,对于很多动物画画家来说,最困难的是如何把动物与环境融合在一起。我因此花了很多时间在对动物的研究上,什么动物可以入画,怎么把它画得既真实又有笔墨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使环境和动物结合起来产生某种情趣和意境。
记者:您认为画花鸟、动物会不会不够大雅?
方楚雄:题材不分雅俗,万物皆可入画。我认为,画家们应该不要害怕被题材所累,梅兰竹菊未必就高雅,孔雀、牡丹未必就大俗。大师齐白石就是我们的榜样,他把民俗的题材画出大雅,这是非常高明之处。艺术需要普罗大众,作为画家,我最开心的是看到大众喜欢我的画、欣赏我的画。
当然,画家也要把握分寸,不能过于迁就群众的审美,而是要用通俗的题材让他们也认识美、享受美。作品的格调、品位和意境的提高是每个画家毕生追求的目标。
艺术离不开市场
记者:书画艺术家是不是该尽量避免谈市场?
方楚雄:艺术家羞于谈市场,但艺术离不开市场。艺术并不等于孤芳自赏,而是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得到共鸣,在现代社会也就是要获得市场的认可。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艺术家怎么看待市场,是跟着市场走、被市场左右,还是让市场认可自己的艺术风格。如果市场需要什么就画什么,这样的画不是作品而是商品,画画的人不是画家而是画匠了。画家不能被市场的订单所制约,要保留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冷静看待市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自己进行反省。画家不能做画的奴隶,而要做画的主人。
2004年-2005年时,市场曾经过分膨胀。当任何作品都卖得起价,大部分买家都在追求短线暴利时,市场就出现了危险的讯号。当2005年市场即将陷入疯狂状态时,我觉得应该让画价减速,于是停止出售作品,进而潜心进行一些大型的创作,或冷静下来进行读书和教授学生。
艺术品只是“休闲品”,并不是大米猪肉,不是非买不可。艺术品价格上涨速度过快、不正常,画家不要过于乐观,不是一见市场行情好就拼命将画推向市场。这样自己的作品泛滥又没能保护好自己的作品市场。
记者:您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行情如何?
方楚雄:我认为当前的艺术品市场是健康平稳的,前一阵市场的低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许多藏家不肯放出手中的精品,导致市场价格不高。近日中国嘉德的四季拍卖会结果已公布,成交情况很不错,应该可以给收藏者们一些信心。而且从各场拍卖会看,书画精品依然高价坚挺。
师承太近无益
记者:您认为目前岭南地区的总体艺术水平如何?
方楚雄:岭南画坛中辛勤耕耘的画家很多,也有许多佼佼者,但许多画家仍未被认可。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岭南地区的画家总体上对传统的认识还不够深,另外评论宣传也不够。而北京、杭州等地的画家对传统较痴迷,他们不停追溯中国书画的源头。这使得他们的传统底蕴更加深厚,还有他们的宣传力度也比我们强。
我认为师承太近无益,岭南的画家机敏聪慧、兼容吸纳、求新求变、善走捷径,满足于让人眼球一亮,而忽略传统深厚的艺术内涵。许多年轻的画家在写意笔墨和书法功底上较薄弱,这也是一些北方画家看不起我们的原因。如果我们能更深入研究传统书画的底蕴,将提高岭南地区书画的总体水平。
记者:您也在不断求新求变吗?
方楚雄:岭南画派贴近生活、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其兼容、创新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岭南地区的画家。我仍坚信自己的艺术道路,对明清笔墨和宋元精神的研究,对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注重生活感受在创作中的作用,了解最广泛的大众的审美心理。
关山月先生曾对我说过,他喜欢从学生作品中吸取营养。年轻学生的思维活跃、审美与时代贴近,代表了最强的生命力、代表了新一代人的思想,在向他们传授知识、经验的同时,我也一样能从中得到新的启发,使我的作品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