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观点 =

油画《格桑花开》创作谈

2019年12月20日 23:49 作者:陆庆龙

  作为一名习惯于用画笔叙事的人,我一直试图用自己熟悉环境中的人和事与时代对话,将影像民生进行“原生态”式的呈现,表现出家乡特有的地域色彩与风貌,以及悄然发生的社会演进与变迁。

  这又是一个飞速发展而开放包容的时代,当我们走出故乡时,距离似乎给行者打开另外一片天空。在雪域高原之上,遥望蔚蓝而辽远的天空,悠悠的白云、巍峨的雪山以及被成群结队的牛羊和美丽的格桑花点缀着的静谧高原,那是被大自然洗礼后的舒畅。

从1995年起,我开始深入藏区写生采风,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反映藏区与藏民题材的作品,如《阿姐吉祥》(1997)、《藏人系列》(1997)、《今日藏人》(1998)、《望果节》(2015)、《高原红》(2016)、《高原阳光》(2017)、《格桑花开》(2019)等。每一次来到藏区,在相同的色彩斑斓的藏袍与不变的高原红之外,总能感受到这里不断发生的变化。于是,我用自己的画笔极为自然地、随机地撷取着藏民们生活的一个个瞬间情境,表现他们的快乐与悲伤,感悟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以书写新时代藏区的发展与变迁。

  《格桑花开》的创作始于2019年2月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时的一次巧遇,当时,藏民们穿着新年盛装,携家带口,相聚而来,一边看戏,一边交谈,人群中孩子们的笑脸与拍照时羞涩的表情时隐时现,人们喜气洋洋的脸上溢满了新年的喜气,那应该是对今天生活的满足和对来年美好日子的向往。

  《格桑花开》画面中心是人物群像,以女性与儿童为主,他们的衣着鲜亮而华美,画面因为人物间动作的互动与交流,使面部表情不需要一个个精心刻画而喜怒哀乐自然流露。在等待节日活动开始的间隙,一位妇女拿出手机为孩子拍照,孩子在镜头前的羞涩、姐姐的牵手鼓励、母亲循循善诱让孩子配合的一个个小细节,在寒冷的冬天,在雪域高原中传达出活泼、温暖、祥和的气息。这些人物置身于脚下的青灰大地以及与地平线自然衔接的青白所铺写的天穹之间,采用了大面积的铺延,力求营造出舒缓而平和画面氛围,与人物内心情感产生共振。在具体刻画上,不再拘泥于油画中常用的厚涂和块面塑造的表现手法,也减弱了色彩的冷暖变化,而是吸收中国画写意的笔触及水彩透明的色彩表现元素,把复杂烦琐的物像都整合成点、线、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将色彩归纳为简洁的黑白灰及几块纯净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紧紧围绕整个画面的架构来刻画细节,让简单的再简单,让丰富的更丰富,以此增强画面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桑格花,寓意希望与幸福,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盛世之花”,它美丽而不娇艳,喜爱高原的阳光,不畏严寒风霜,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野花。《格桑花开》不仅讴歌了藏区人民在新时代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也蕴含了各民族情深似海、和睦相处,共同祈盼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关闭




 


陆庆龙 微官网
请保存,可以印刷到名片或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