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涉及到中国画艺术的本质。我们知道,西方文化源于希腊和基督教文化,所以传统西方艺术,都是对神的歌颂和描述;绘画题材一般是神话故事。为显示神灵的伟大和无所不能,故选择了强烈光耀的油性颜料,并且用三维空间的构图法,以此来体现神的荣耀和真实,因此,重视色彩的运用。这样也决定了他们工具的选择:不是圆锥形的毛笔,而是排刷型的笔(油质与水质颜料不同,)但在光耀鲜丽的彩色后面,我们很难发现人的激情和自由精神。
王敬恒 《荔枝美人图》 1990 作
我们古人认为,艺术并不仅是描述,更在抒情。抒情才是艺术的本质。古代中华民族是非常理智的,他们相信人自身的伟大和无所不能。故言:“天道远,人道尔。”(古传)
孔子不言怪力乱神,这种卓绝的理智精神,就使中国人能从宇宙自然之雄伟气象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大易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就是从宇宙大化流行、生生而又日新的自然律令中,获得生命的启迪。这种极智慧的观念,使中国美学思想根植于一种崇高壮阔的意向。能代表和体现这种思想的,便是人格自然化,自然人格化,故孔子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画最能体现这种美学精神,点线也最能辅助这种精神的张扬。
既然仁智是体现人精神活动、最伟大崇高的力量,其价值是生生不已、日日新,这也是生命的本质体现。艺术要表现这种本质,就须要“意在相外”及人的思想情感,不能被所构之图景、所描绘之对象所限制,即清代学者廖燕所说的:“万物在天地中,天地在我意中。”艺术的本质是抒情,而情又是最自由的精神活动。能真正表现人类这极复杂多变、又生生不已的精神图像的,也就只有像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点我就能扛起宇宙。科学家这样说,艺术家更应这样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这是石涛说的。
大雕塑家罗丹也讲,一条规定的线,贯通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他们在线里运行着,便觉得自由自在,就不会产生任何丑陋的东西。中国画就是在一点一线的抑扬顿挫之节奏、旋律中,无穷的思想、丰富的情感都蕴含于其中了,其经营布置的图像,也就迁想妙得美妙无穷、常看常新了。
古代谢赫六法,“骨法用笔”是中国艺术最珍贵的精髓,也是作品能“气韵生动”的不二法门。要知道,只有线才是抒情达意最具内蕴的方法,而西方艺术家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是后期印象派的事。要知道,这也是中国绘画艺术最具独特个性的原因所在。至于我们艺术家用线、与西方近现代艺术家用线的区别,这里就不讲了。(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