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观点 =

自在无限,艺术之终极 ——王敬恒

2019年10月15日 07:56 作者:王敬恒


解放


在现实生活中,束缚太多,太多了。我只有在绘画上得到解放。我的心灵自由了,有时本能蠢蠢欲动。(1985)


山水画,自然之解放也。自然之解放即人之解放也,所谓人兽同欢。(90年代便签)


山水画者,精神之解放也。岂在地域之描摹!甲戌(1994)九月,王易于心斋。(题——山水)

 

自由之精神

 


绘画是一种特殊语言。它的约束性相对为少。正是因其历史负荷比(文字)语言少得多,因此它比(文字)语言,较易表达个人的自由思想和对人生宇宙的体悟。

艺术是一个人自由的表现,表现他的思想、他的人格。当我专门为别人画时,总是画不好。

 

四王画未尝不好,但他们提倡笔笔有来历舍“己”为“人”,好奴才,放弃人格尊严,放弃人的自由思想,丢掉艺术的真谛。

 

艺术的宗旨是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人的自由意志和想象力。不是讨好、欺骗大众。

 

艺术的使命是发挥人的自由思想,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不只是给人一时的美的享受。


王敬恒《归去也》39×53cm 2009作 

 

中国艺术的生命同宇宙生命一样,是在生生不息中展现自由精神、创造之意味的。一幅画、一幅字或一首诗,它能表露的,也是它最可贵的,是其酣畅的生趣与无穷的意味,是其对宇宙生命的描述与颂扬。艺术家只有把握中国艺术这一命脉,才能真正超脱沾滞、驰骋无碍,自由精神也才能被宣畅无遗。

 

艺术,自由精神之表现。各人对宇宙人生体悟不同,意志情感之修养也不同。孔子弟子七十二贤,子贡曾子不同颜回等。画之衰败,由宗“四王”而肇因。今日流行宗某翁、宗某派不又是重蹈覆辙吗?

 

有自由之精神,方可吸纳他人之长。1994

 

笔墨通过不断训炼,能把生命倾注于其中。相当于文字之于诗,相当于音符之于音乐来体现主客之交融,是生命的歌吟。此生命非个体的,是天地境界的、富有神圣性的、是绝对自由的。 

 

余之画数变,面目不同,然精神同也。精神者何?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也。(2000年后题——山水)


 

画之可贵,自由精神之表现,岂有规范哉!规范乃前人之典范,若食古不化 一步一趋,首先丧失独立之精神,尚奢谈艺术乎!至于假他人为能,已无自立之德,不可与语也。

 

 

艺术最终是道德,最高的道德就是圆善,就是宗教,就是天人一体,就是人的自由意识。(2008)

 

画是精神的再现,而不是对象的翻版。

 


王敬恒《丁亥秋写山水》235X53cm 2007年 中国美术馆藏





自由意志

 

我高喊,我祝福——创造、信仰自由!一九七五年,王易。(题——牵牛花)

 

社会的健康,取决于个人的独立性,没有由具独立精神的个人组成的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个人解放和个人的比较独立。只有个人才能思考,从而为社会创造新价值。(1986)



王敬恒《千貂不换一毛裘》 106X53cm 1992




王阳明讲良知与康德讲自由意志为同义。康德的自由意志就是立法,为我们行为立法,为判断立法,最后是道德的形而上学。(道德包括真、善、美。)1994

 

 



 自在

 

艺术是理想,无限的理想。任何经验都无法为它制定法规。法规或方法只是暂时的方便,是到达彼岸的工具。无限的自在才是目的。

 

 





】【关闭




 


王敬恒 微官网
请保存,可以印刷到名片或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