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观点 =

创造,个性 ——王敬恒

2019年10月06日 14:47 作者:王敬恒
创造 

艺术是心灵与现象的融合、创造。(1985)

 

大面积改是革命,一点一划改也是革命。画贵在创造。(1986)

 

真正的艺术品是创造性的。它是作者在某种历史情境中,诸多情志想象等一齐涌上心头才创造出来的。这种所谓“灵感天来”时的创造物,即使作者本人也无法复制。

 

艺术不是描绘所见到的,而是把见到的创造出来。

 

唯一之幸福曰创造(80年代书法)


王敬恒 《唯一的幸福》80年代 作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诗才中重要的是所谓创造性的幻想。(80年代札记)

 

艺术是作者对自然美感受领悟的一种表达,是达到天人合一的一种再创造,神圣的创造。

 

艺术之美即在它的自由创造,在它的日日新,不可复制。

 

真正的艺术属于创造性艺术,不是近于时尚的艺术。

 

创造者全凭偶然,有时兴奋成功,有时灰心失败,这是创造者常常尝到的滋味。创造是愉快的,是胜利的愉快。

 

艺术的精神是创造。创造的本质是叛逆,是对传统的叛逆、对他人的叛逆。泥古不化、为陈法所拘是艺术的死症。艺术创造也是自我不断否定的展现。现代派艺术之可贵也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精神。(1986)

 

深夜,王敬恒先生在画室   2011年6月摄于成都 



创造是一种自我超越:把自己提升到神灵境界。

 

创造者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铸锭的模型。必须时刻努力从已定的模型中跳出来,去追上时代,在时代的精神里完成自己。不要结壳,不要油滑、马虎,要画得坚实、细致(不等于工细)。要在笔墨上下功夫,要在构图和色彩上下功夫,要在书法上下功夫,要在思想境界上下功夫。(1990左右)

 

出于模仿或复制谈不上创造。创造既是手段的创造,也是内容形式的创造,更是指价值的,个人特有的,不同于古今任何人的。在近代黄宾虹做到了这点,他既有他的理念,也有他的价值,他与古今人不相同。徐悲鸿在形式上弱一点。其次是齐白石、潘天寿、林风眠。(2002)

 

爱此众山丘,真珑出自然。洒洒笔与墨,随意出胸间。天人妙相契,是谓创造泉。不求邀众赏,独往做狂狷。甲申(2004)小雪写,季之王易。(题——山水)

 

上天创造世界远没有完成,乃假手于人再进行创造,故不创造有负于天也,有负于自由,有负于人存在的意义。(2000年后题——画稿)

  

创作

艺术创作是人类爱欲的满足。

创作由模仿开始,受到启发,于是便创作出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东西出来。(1986)

 

米罗说创作就是决裂,有时要使用暴力。当你了解一样东西,最好搁在旁边,最好向未知领域前进。如果抱着经验不放,就会自己抄袭自己(1986)

 

当今不再是夸耀博闻强记的时代。你学富五车算什么,一张电子储存卡比你记得更多。今天所贵的,是有创见、有创作才能。 (1986)

 

王敬恒《红色米点山水》 1994 作


创作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如能代替,搞出来的便不是艺术品,而是赝品。1994年

 

艺术创作既能发挥你的想象,也能让你体验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和对事物的理解,体会到大自然创造的理性秩序。有时也使你感到上帝在掷色子的偶然性。从中会感到人类的潜能埋藏在人的意识最深处,不去开发,不去碰撞,是不会闪亮的。当你继续下去,你会有崇高感、尊严感,会感天地之伟大悠远,感到人生难得,文脉是贯通的,会自然把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涌上心头。一种悲情,也是一种激越。创作的作用

 

在艺术创作中,跟着感觉走,即可到达通天人之际,认识无限。这不是什么神秘主义,这是直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个性

要表现你的个性,必须突出一点,局限于某一部分。不能包罗万象地画,来分解你的意图。要知道一滴水也可以见大海,一朵花也可见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样平凡的、常见的花草都可以成为你的新主题和新题材,正所谓“一丘一壑皆风流”,主要是看你是否把你的生命和爱渗透进去。(1985)

 

严格讲,我是先验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浪漫主义者,是反功利主义的。我主张个性解放,主张人的尊严,主张个人对世界、人类具有责任感。因此,一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要自力更生,信赖自己。(1986)

 

画法不见色相,不论工拙,最见个性。(1986)

 

我认为当今中国最应重视的是个性,凡束缚个性发展的东西都应排出打倒。不管本国的、外国的,只要不束缚个性的表现,都允许其存在和传承。据我看,中国画传统以笔墨言之(当然还有其它)并不束缚其个性发展。其所以看来束缚者,其人本身便无强烈之个性也。陈子庄先生之可贵者,即其有个性也。(1986)

 

 






】【关闭




 


王敬恒 微官网
请保存,可以印刷到名片或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