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人在工具上求改革,在方法上求改革,都是可以的。但我认为都不是根本。根本是在审美趣味和伦理情操。
推陈出新说说容易,真行动起来,还须有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闯劲。我准备从两方面着手:一、提高造型能力和线描功夫(包括书法的提高)。二、在构图、色彩、题材等方面下功夫,使作品既有笔有墨、气韵生动,又不乏时代感、新鲜感。(1984)
赵无极讲绘画是一种需要,是一种内心需要。没有这种需要,硬要变,是变不了的。你改变观察方法以后,觉得这样画不够了,内心提出需要,那就会创出新路来。这说法我是赞同的。具象和抽象有共通道理,重要是获得新观念。(1985)
在传统笔墨基础上,求变不容易。那些从形式上耍花招的,你以为叫变吗?今天一个形式明天弄个样子,绘画又不是巫术,炫人耳目!(1989)
近来画画,余多在形式上下功夫,应多在内容思想处用力为是。思想深、情深,所注意之处亦为之变, 如徒在形式上用力,可能走火入魔,演变成变戏法耳。(1989-3-12日记)
应在新的思想内容上更求新的开拓。若只在旧的思想内容上求新,无异于在旧衣服上补块新布,想出众是徒劳的。
王敬恒《朝花夕拾》 67×34.5cm 1997作
中国画的创新不是抛弃传统笔墨(犹如中国文学创新不是抛弃汉字,)而是赋予笔墨以新的含义、新的表现形式。要做到这点,必须掌握精湛的笔墨技巧。
创新应着眼于本质:作者的生命观、世界观 、审美观。创新只在形式(构图用色题材)上进行,那不过是耍花招,极为有限的花招。(1990)
要提笔画,不断地画,才会产生新思路。(1991)
久不画,欲忘惯技。今提笔仍固步。忘既不能,唯行动觅新也。(题——画)
将所见之山、石、树、木、花、草等储藏于心,不是为复制,而是为创作出比所见更美好、更真实的作品。
中国画不能只在技巧上,而且必须在构图和立意方面去追求革新。今后多读书 ,比如细读梁漱溟等人的书,还有西方哲学书。用绘画去体现中西文化的融合。(1992)
作画须出入法度中,纵横恣肆,方能脱落时径,创发新意味。乙酉(2005)元月题于隆兴居。(题——山水)
绘画,方法技巧很重要,但不应迷信方法与技巧,那是形式。 应多在思想深处去作创造性转化。重点: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思想去表述、去作深度的畅神,去立意,不作遁世逃避消极之思。(2000后)
有些东西(包括知识、事实、规则)不要死死记住,这会妨碍新的创作力的产生或拖住你的腿,走不出新路来。要有新的眼光,必须遗忘旧的。
自由想象力应在守法的基础上,找到新的方法(似乎无法),即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