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观点 =

我为什么说“画是实验出来的”

2016年05月02日 17:59 作者:刘国松

  “现代水墨”是1961年我在台湾的时候提出来的,当时我最早提出了“中国画的现代化”。我们一开始把新的水墨画就叫做“新国画”,结果国画院里的画家说他们也是“新国画”,后来我们就用“现代国画”,结果他们又反对,说“我们现代人画的国画都是现代国画”,最后我们才决定用“水墨画”。

  当时用“现代水墨画”这个名词的时候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将来中国画发展到很好的时候,在国际上有地位,外国人也可以来画水墨画,如果我们还是叫“国画”或者“中国画”,外国人画的怎么命名呢?就像台湾很多人画日本画,但他始终不承认画的是日本画。那时候我就想到将来外国人要是想画中国画,他会说“我为什么要画你中国画”,所以用材质来命名,改成“水墨画”可能比较好。

  提出“中国画的现代化”这个概念是由于我那时看到中国的美术史非常优秀。当时看到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我发现中国的绘画领先西方达700年之久。直到20世纪初,表现派出现之后西方绘画才能与梁楷相比。中国文化如此伟大,为什么我们不继承发扬?都说“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非常密切的时代,我们要把这个时代的特性表现出来,就应该要靠水墨。对于悠久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有选择地发扬光大;对于西方优秀的当代艺术,我们要有选择地吸收消化。

  我要怎么做呢?那个时候我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从印象派开始追随大师脚步,直到抽象表现主义,但是那是西方的绘画形式,我就反思我们为什么一直在模仿,我们应该要发展自己的文化。我们的传统人物画有“十八描”,山水画有“三十六皴”,为什么文人画最后只追求中锋作画,那不是把中国画挤到牛角尖去了吗?所以那时候我就大胆写了一篇文章,提出“革中锋的命”。另外我看到中国传统绘画大多以点和线来表现,这与西方绘画完全不同,但是中国的点和线全是黑色的,我就想如果能把白的点、白的线加入绘画当中,那不就把中国绘画的表现力加大了吗?怎么做呢,我想了很久。当时有一种糊灯笼的纸,上面的纸筋能将墨挡住,画完后把纸筋撕掉,纸上就留下一条白线。我通过实验发明了这种纸,在实验中发明了中国画的白线。所以后来我就提出了“画是实验出来的”。艺术家一定不要束缚自己,我们与科学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人类文明史的创造者。


】【关闭




 


刘国松 微官网
请保存,可以印刷到名片或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