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观点 =

崔庆忠:多样艺术和谐共振

2011年06月17日 15:07 作者:崔大中

    08年第7期《美术观察》曾经以“国画作为国家形象的艺术表率”为专题,进行过讨论,我近来读到其中的一些文字,虽感觉多有道理,但在心理深处,却有着一种隐隐的不适。中国画确实是有中国气派的绘画艺术,在几千年来的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规矩和法则,许多视觉样式和艺术观念以及理论甚至已经影印到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去了。但即使如此,我老感觉到,国画艺术不应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艺术表率,因为表率是榜样,而中国画的语言的排他性、理论的相对封闭性、技道一体的过分追求的狭隘性等等本身就让人感觉它有着许多局限,更何况列为表率,似乎其中暗含着将艺术人为的定出高下和等级,似更有不妥。

    在当代日新月异的今天,把国画艺术作为文化形象的艺术表率,似乎过于民族主义而缺乏应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我相信,认为国画是国家文化形象的艺术表率的人,是将中国画和中国文化统为一体,大多是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说话,但是,就我来说,虽然我本人就是一个从事中国画创作和研究的画家,但是如果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我则更希望中国艺术多样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纸上水墨,而是以不同和别样的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共同展现人类的心性和艺术之美。更不必去硬性树立一个所谓艺术表率来引导和发展艺术,果真要树立表率,也应该将具有开创性和放眼未来的开放性艺术定为表率,但目前还没有这种可能,中国艺术正在向前发展,中国艺术家正在努力。

    人生多样,艺术多样。在一个多样艺术的世界,不存在一种艺术的所谓表率性。如果给艺术硬性定出一下等级是一种个体自我化的思维霸权和知识霸权。承认每一个个体的不同,就要承认艺术的多样化,有着各种不同的门类,适应着不同的人,每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又有着不同的形式和感觉,适应着不同的人。试图它他们定出优劣高低,是社会秩序的要求类比到艺术上去的结果。

    就中国水墨画而言,其单一的发展,是知识霸权和社会霸权的双重结果,它以艺术的一种方式和要求,压制了其他艺术的发展和要求,这种单一模式化的艺术,是几千年来单一化的社会体制的合理要求和自足适应。仅有国画的艺术世界是人性压抑和收缩到自我世界中逃避现实的艺术世界,在那里,多样的艺术可能性仅仅成了可能性,从而多样的人性,被虚无和实在双重挤迫而变得序列和格式化了,人成了环境和他者的影子。

    我们今天许多水墨画的创作者,试图和过去做很好和有效的连接,这自然是文化经典的要求,但仅有经典是不够的,经典的理想和努力,在许多时候是一种近似乌托邦式的个人努力,过去依然过去,空留旧影更是皮相,虚幻而又虚幻。历史车轮正滚滚前行,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大多是扭曲、虚无、霸权、伪人道,假道学……那看到的美丽,只是想象的曲解和虚拟。无论怎样,过去剩下的大多是些无关痛痒的回忆,存在的只有现在,当然,现在是过去的今天。努力把今天还给过去,还给虚无,到头来也不过是水中花月。

    今天和过去相比,和过去体制单一的不断递变的封建王朝相比,无疑是一个真正的新时代,其环境生存空间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的个体的觉醒,正伴随着社会的逐步民主和自由而展开。各种文化的规定性能力在变弱或减小,艺术的多样化进程正以现代化的速度展开。在一个业已开放的环境里,我们看到了那么多不同的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除了国、油、版、年、连、宣,还有诸如影像、装置、行为、表演等等艺术门类,我们的眼睛和思维正在被逐步改变。当我们在适应多样化的生活空间时,也力求寻找自己的艺术世界,世界因每个个体而不同,每个个体的不同,又使得艺术存在着差异,而差异正是人和人的主要组成,也是人和世界的主要组成。每个个体的不同,艺术就有不同,心灵各异,艺术多样!

    批评的偏颇,在于用知识化了的眼睛按照知识化了的规矩说事。在于没有用心去感受,或者不尊重自己的感受,相信手里的尺子而漠视自己的心灵和眼睛。在大量的言说和品评文字里,那些所谓的气韵、格调、人品、学养、优美、崇高、气息、儒雅、经典、精致、现实、浪漫等等说词,都是一把把业已有着定性和规矩的尺子,艺术创作在此变成了语言和文化考古学,考古学和现实的艺术和生活相去有多远,好像有万里之遥!更何况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艺术难以做高下之分,更多的是接受程度有别。当然被谁接受,结果大不相同。如果你的艺术被广大老百姓接受,可能对于现实的你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生活意义。如果你的艺术被富有的有产阶层所接受,或被官僚政治文化所首肯,那可就大不相同了。因而就有一些艺术家,特别注意服务对象的问题,他们只为有产阶层服务,这一有产阶层,不仅仅是指的有资产的阶层也包括有知识话语权的阶层。他们揣摩他们的心理,迎合着有产阶层的时尚趣味,或引导、启发着他们的嗅觉趋向。在有产者和知识者的权力下,他们的艺术被冠以各种荣誉,成为高高在上的艺术,层次在这里被部分人制定,而却要大部分人来遵守,这似乎就是各个时代的艺术状况。

    说中国艺术,就只提水墨国画,是一种悲哀。在媒体上大谈中国艺术,并将国画作为一种民族的文化表率提出,也是一种无视民族生存状态的空想和自虐症侯。中国艺术思维的单一是“焚书求同”的大秦思维的霸权结果,是愚弄和愚化大众的产物,就是那些所谓经典的传统的艺术理论如天人合一等,也是奴性人的自我意识的虚无说词。要知道,人虽然不是世界的全部,人却要生存在这个世界,是生存在这个世界的知性和灵性。

    中国需要更加多样化的艺术,艺术需要接受一个个不同的心灵。我们可以仰视传统文化,但却不必膜拜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更加相信自己的感受和眼睛,在一个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统摄力的文化环境,我们更需要以自我为中心思考和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和体悟中建立一个个小世界,一个个自我的宇宙。在一个别才的艺术空间里,展示人类的共性之美。

    人不是世界的主宰,个体也难以主宰自己,因于此,你的个人世界并不就是没有社会和艺术规矩的世界,也不会是纯粹的偏见的艺术世界,每一个自我的眼睛都展示着世界和心灵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努力开掘自我的精神世界的人,往往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人,而惟有真实,才更能接近艺术的真实。

    真实就是力量。真是善的基础,只有在真实和真诚的艺术表达中才能完成对善的个体表现,从而在真和善的合力中表现出正气充盈的艺术美。一个真实的世界,不会是一个整齐划一的大同艺术世界,有多少个不同的人,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和不同的表达形式。因而,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和多样的艺术世界时,我们要学会正视差异和不同,学会容纳,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学会尊重感受,学会尊重自己,学会尊重有差别的存在,学会适应当代生活,学会享受此时此刻,果如此,我们就是一个生活和谐、艺术和谐的重要参与者。如果人人如此,艺术和生活和谐共振,世界才是一个世界的模样!


】【关闭




 


崔大中 微官网
请保存,可以印刷到名片或画册